| 輔導單位 |
標題 |
內容概要 |
臺北市政府產業局 |
114年第1次「商圈產業補助管考核銷」說明會暨ESG主題宣導課程(已結束)
|
ESG不知道該怎麼做!?台北市政府開班授課教你做
More
|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AI時代下之服務業新局:Seminar on A New Landscape for Services in the Evolving AI Era(已結束)
|
將運用服務貿易相關指數,分析當前服務貿易環境、探討AI對我國服務產業及政府監管之影響,以及服務業改革之可行方向;此外,並針對AI趨勢下如何推動服務業改革以支持中小及女性企業參與數位貿易、促進淨零轉型等議題,邀請國內外代表進行意見與經驗交流。
More
|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2025年國際經貿機會與挑戰研討會—臺北場(已結束)
|
隨著臺灣碳費開徵、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將於2026年正式推行,為因應全球碳有價時代之衝擊,企業建構永續供應鏈不僅是當務之急,更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More
|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
製造部門碳盤查教學影片與教材
|
節能減碳已成為國際間最受關注的課題,為協助廠商降低資源耗用與溫室氣體排放,提升我國產業生產效率與競爭力,提供製造部門碳盤查教學影片與教材。
More
|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
低碳淨零人培課程【3日AI種子班】(已結束)
|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為培育更多製造業AI應用人才,以推動製造業的AI轉型,透過基礎理論、國內外案例分享與實作規劃等完整的課程,希望培訓學員具有『可協助企業導入AI應用』的即戰力,可協助公司與AI輔導團隊一起合作,利用AI技術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並創造更多的業務價值或解決方案,本課程以增強產業AI概念與實務應用為目的,歡迎對AI應用有興趣的企業及企業員工踴躍報名。
More
|
臺北市政府產業局 |
臺北市企業碳管理課程場次三:企業ESG治理與財管暨永續報告書撰寫實務 (已結束)
|
企業永續報告書已成為檢視企業永續經營表現與融資決策等之重要參考依據,金管會自112年3月28日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深化企業永續治理文化與精進永續資訊揭露,且於113年起持續增加其揭露程度,包括溫室氣體資訊揭露與排放管理政策、董事會與年度稽核治理功能等,以優化加分之評鑑項目,故開辦本主題課程將可使北市企業瞭解最新撰寫要求。歡迎臺北市產業先進參考網站連結(https://forms.gle/CX5BpoPnVsgSxxQAA)報名參加或洽02-25865000轉531,蔡小姐。
More
|
臺北市政府產業局 |
臺北市企業碳管理課程場次二: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與申報實務 (已結束)
|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 旨在鼓勵進入歐盟的高碳排產品能以更友善環境的方式製造,藉由減少碳洩漏的情況,以提升企業低碳投資的競爭力。自2023年10月至2025年年底為申報過渡期,但規定2024年10月起要求歐洲代理商提供直接和間接排放監測和報告,包括生產過程和上游之產品數據,亦影響臺灣供應鏈企業,開辦本主題課程將可幫助北市企業瞭解該機制最新趨勢。歡迎參考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jwELQKD3uzUVjRcL7),或聯繫蔡小姐 25865000*531。
More
|
臺北市政府產業局 |
臺北市企業碳管理課程場次一:企業碳盤查和產品碳足跡盤查實務 (已結束)
|
本主題以協助北市企業因應綠色法規和貿易需求,如《氣候變遷因應法》和國際碳邊境調整機制等,採取日前經濟部工業局公布之漸進式協助企業建構碳管理能力,輔導其次序為組織型碳盤查、產品碳足跡、減量目標與方案及抵換與交易。組織型碳盤查係企業減碳基礎,可幫助企業了解碳盤查的過程和方法以更佳理解碳足跡的計算和策略,亦能因應其他碳邊境調整機制等國際議題。歡迎臺北市產業先進報名參加: https://forms.gle/GK6Pj4rcCjuLg4Fa8,或連繫25865000*531 蔡小姐。
More
|
臺北市政府產業局 |
113年再造及友善店家辦理ESG、SDGs等課程(已結束)
|
為協助台北友善店家自主發展永續目標,培養店家掌握如ESG、SDGs 等相關基本概念,以及品牌行銷、數位發展等內容,辦理2場「台北友善店家」之主題課程。以及共辦理9場店家再造計畫輔導課程,其中第5堂「經營趨勢永續力(ESG)」,課程內容包含介紹ESG與SDGS的趨勢與影響、企業如何佈局永續經營理念及利用永續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等,讓輔導店家能更了解永續經營的趨勢。
More
|
臺北市政府產業局 |
113年ESG主題課程:數位應用培訓課程(已結束)
|
培養商圈店家數位技能,強化數位應用意願與經營思維;透過學習互動使店家瞭解自身需求及數位轉型方向,提升永續經營軟實力。
More
|